❶ 有關明清的歷史
1、魚鱗圖冊:
簡稱圖冊。南宋以後,官府為征派賦役而繪制的土地簿冊。南宋行經界法,有些地區按保甲繪制地形圖,標出各戶佔有田地的名稱、頃畝、四至以及公共池塘、沼澤、山丘等,存於官府備查。因圖上所繪田畝,依次排列,成魚鱗狀,故名。明清時,隨稅糧多寡規定糧區,每區設大糧長四人,使集里甲耆民,丈量田畝並繪制魚鱗圖,其法與南宋時接近而略詳,有總圖、分圖,且依縣、州、府分別匯集成冊,浙江布政使司首先編造成功,遂推廣各地。後歷時稍久,圖冊所記已與實際情況有所不符,故自明中葉至清常加修訂。清咸豐年間損壞很多,至同治五年蘇南地區還曾重造。是為官府攤派賦稅的重要依據。
2、《大誥》:
《大誥》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寫定的刑典,包括《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三部分,統稱《御制大誥》。洪武中期,官吏貪贓枉法、豪強兼並、脫避糧差日趨嚴重。朱元璋為維護統治,遂將「官民過犯」典型案例輯錄成冊,仿周公《大誥》之制,先後有《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頒行天下,告誡臣民。《大誥》所列罪案中懲處貪污罪案的佔全部罪案的一半左右。次者為懲治侵佔錢糧和豪右逃避糧差的罪案。《大誥》懲罰刑律極為嚴酷,超出《大明律》標准,誅殺者以貪官污吏、害民豪強為主。明太祖規定《大誥》每戶一本,家傳人誦,學校課士和科舉策試也以《大誥》為題。更加充分地反映了明太祖亂世用重典的思想。
3、靖難之役:
明太祖分封諸子為王。各王擁有衛甲士3000至1.9萬人不等,北邊各王握有兵權,勢力更大。惠帝即位後,為了解除諸王「尾大不掉」所帶來的威脅,採用齊泰、黃子澄之策,先後廢削了周、齊、湘、代、岷等內地諸王。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於北平,以討伐齊、黃為名,號稱「靖難」。建文四年,燕兵破京師,惠帝死於宮中(一說逃亡)。燕王即位,是為成祖,歷時四年(1399――1402年)的內戰結束。
4、胡藍之獄:
明初的胡惟庸案、藍玉案,史稱「胡藍之獄」。明太祖朱元璋藉此兩案,大開殺戒,從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間,他幾乎將明初的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受株連被殺者有45000人。胡惟庸飛揚跋扈,皇權與相權產生了激烈的沖突。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的罪名殺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時對和胡來往密切的官員也進行抄家滅族。以後又幾興大獄,使「胡惟庸獄」不斷牽連擴大,到洪武二十三年,功臣太師李善長等人也以與胡惟庸「交通謀反」被殺。藍玉是開國功臣常遇春的妻弟,因南征北戰平定邊疆有功,被封為涼國公。但是藍玉為人驕橫,霸佔民田、廣蓄庄奴。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控告藍玉「謀反「並嚴刑拷打成案。不但藍玉全家被殺,受此案株連被殺的達15000人。
5、土木之變:
指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打敗,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統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貢馬,向明朝政府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帥各部,大舉向內地騷擾。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親征。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已緊逼明軍。土木堡地高無水,將士飢渴疲勞,倉促應戰。瓦剌軍四面圍攻,騎兵蹂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朱祁鎮與親兵乘車突圍,不得出,被俘。隨征大軍幾乎全部戰死,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錘打死。這次戰役,明史上稱為「土木之敗」。這次大敗影響深遠,成為明王朝由初期進入中期的轉折點。從此,明朝對於北方蒙古勢力不再具有壓倒優勢,而處於被動防禦地位。
6、大禮儀之爭:
大禮儀是明嘉靖年間確定興獻王朱佑木元尊號的爭論,因系朝廷禮法之至大者,故名。正德十六年,武宗死,無子,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皇帝位,下令禮臣議其生父朱佑木元尊號。以首輔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為首的朝臣主尊孝宗為皇考,朱佑木元為皇叔父;觀政進士張璁、南京刑部主事桂萼等迎合上意,議尊朱佑木元為皇考。雙方爭論激烈。嘉靖三年四月,追尊世宗父母。朝臣二百餘人跪於左順門前力爭,激怒世宗,下獄者一百三十四人,廷杖而死者十六人。這一事件對嘉靖朝政治影響頗大。
7、東林黨: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萬曆三十二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錢一本等講學其中,形成廣泛影響。在朝在野的各種政治代表,三吳士紳,一時聚集在他們周圍,時人稱之為東林黨。他們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時政等意見,得到社會廣泛支持,同時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萬曆後期,雙方以爭國本為首,以三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為餘波,相爭不已。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專政,,形成勢力強大的閹黨,齊楚浙諸黨爭相依附之,對東林黨人實行血腥鎮壓,企圖將其一網打盡,許多東林主要人物被迫害致死。明思宗繼位後,對東林黨的迫害才告停止。但東林黨與閹黨的斗爭,一直延續到南明時期。
8、隆慶開關:
明朝前期,政府規定,除了朝貢貿易之外,民間不得從事海外貿易。明中葉,民間私人海上貿易開始興盛起來。在民間私人海上貿易的發展過程中,歐洲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東來,開始改變了明朝的海外貿易。隆慶元年,明朝政府對海外貿易進行調整,開放海禁,允許民間與東西「諸藩」進行貿易,史稱「隆慶開關」。之後原市舶司的職能發生了很大改變,從接待各國貢舶變成主要接待各國的商舶。雖然隆慶開放海禁仍有許多限制,但它畢竟打破了明初以來的海禁政策,為民間海外貿易活動提供了合法的地位。隨著海禁的開放,沿海各地的海外貿易活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9、利瑪竇:
利瑪竇(1552――1610年),明末來華義大利耶穌會士,字西泰。萬曆十年,被派赴澳門。二十九年,獻自鳴鍾、《坤輿萬國全圖》於明廷,獲准留居北京傳教。在華期間服儒衣冠,向士大夫講授西學。並將《四書》譯成西文,寄回歐洲,使孔孟之書,得以在西方流傳,著有《利瑪竇中國札記》。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10、《永樂大典》
中國明代官修的大型綜合性類書。始纂於永樂元年,永樂五年完成。計22937卷。主編為解縉、姚廣孝等。《永樂大典》編纂之初,定有凡例21項,對材料的取捨、分類、排比等都有明確規定。全書按《洪武正韻》的韻目編排,以韻統字,以字系事。舉凡天文、地理、政治制度等均隨字收載。全書分門別類,輯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餘種古書資料。凡入輯之書,不許任意刪節塗改,必須按原書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編、整段分類編入。這種編輯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該書編成後,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淵閣,永樂遷都後,又移至北京。明朝末年,不斷散佚,今存殘卷仍不失為增補、校勘和輯求古書的珍貴資料。
11、票擬、批紅:
是明代國家大事的決策處理程序。明宣德年間,內閣的地位顯著上升。內閣的主要工作,從過去比較空泛的「參預機務」轉變為固定的票擬,即代替皇帝閱讀臣僚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上進」,亦謂「條旨」。自此,票擬逐漸成為內閣最重要和制度化的執掌。票擬進程皇帝裁決,皇帝用紅筆在奏章和票擬上批答,稱為批紅。對票擬內容不同意時,皇帝可以加以改動或發還內閣令其再擬,稱為「改票」。批紅權後多交由司禮監秉筆太監。
12、都司衛所。
明代的軍事機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國家的武裝力量,創立了都司衛所制度。明初在各省設都衛,管理地方軍事。洪武八年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其長官為都指揮使,乃地方最高軍事長官,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並稱「三司」。都司分隸於京師的五軍都督府。永樂中,為了鞏固東北邊疆曾設努爾干都司。衛所分屬於各省的都指揮使司。軍士皆別立戶籍,叫做軍戶,軍戶是世襲的,一旦入籍為兵就不能隨意脫籍。軍戶皆由國家分給土地,令其屯田自養,平時軍士由衛所軍官負責操練、屯田,一遇國家有事,則撥歸兵部派遣的總兵官統領作戰。戰事結束,總兵交還將印,軍士歸還衛所。五軍都督府無調兵之權,兵部無統兵之權,兵權操於皇帝一人之手。明代中葉以後,屯田破壞,軍士缺乏訓練,僅供役使,完全失去了戰鬥力,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13、建州三衛:
明代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之統稱。明初居住在今黑龍江依蘭一帶的女真人南遷至今綏芬河流域。永樂元年,明廷在此設建州衛,以阿哈出為指揮使。約在永樂十年,明廷分建州衛別置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七年,因凡察、董山爭掌衛印,明廷遂分置右衛,以凡察掌右衛,董山掌左衛事。成化三年,納郎哈被明軍殺於廣寧,嘉靖末年,王杲掌衛事,勢盛,總領建州三衛之事。萬曆三年,王杲死,右衛遂不振。至明末,努爾哈赤漸強,統一建州各部。
14、八股文: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所規定的文體。明清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的文句命題,解釋要以朱熹的集注為依據,文章的格式定為八股文。其程式乃朱元璋與劉基所定,文章仿宋代經義,用古人語氣,講究「代聖人立言」。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段落(八股)組成,不得增減,並且只能按題目的字義敷衍成章,不能隨意引申和發揮。八股文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文化科學的發展。直到清末為止,八股文一直是讀書人博取功名的敲門磚,在社會上有著極大的影響。
15、薩爾滸之役:
明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伐明。明廷以楊鎬為遼東經略,出鎮遼東。次年,以十萬餘人分四路出師,想一舉消滅後金。四路軍為山海關總兵杜松、遼東總兵李如柏、開原總兵馬林和遼陽總兵劉鋌,以杜松部為主力。明軍企圖以「分進合擊」取勝,但由於杜松輕敵,在薩爾滸遇伏,全軍覆沒。繼而馬林敗逃開原,劉鋌力戰死,僅李如柏全師而退。薩爾滸之役以四路明軍三路遭全殲而結束。經此一役,努爾哈赤在東北的地位更加鞏固,而明朝在遼東的統治癒趨動搖。後金牢牢掌握著對明戰爭的主動權。
16、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清代滿族一種軍事、社會組織形式。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過程中,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在原有牛錄組織的基礎上,初創黃、紅、藍、白四旗。四十三年,又增添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合為八旗。每旗下轄五甲喇,每甲喇下轄五牛錄,每牛錄初為三百人。凡八旗成員分別隸屬於各牛錄之下,平時從事生產,戰時負戈從征。出征時,軍械糧草自備。皇太極時,新降服的蒙古人和漢人增多,分別編入「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入關後,於攝政王多爾袞死後,世祖福臨收掌其所領之正白旗,於是稱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為「上三旗」,余稱「下五旗」。從清初起,滿族統治者以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駐北京附近,俗稱「京旗」或「京旅」,而將其餘部分分別派到全國各地若乾重要城市和據點駐防,利用八旗兵丁加強對本民族和各族人民的控制。作為軍事組織,八旗兵和綠營兵共同構成清統治全國強有力的工具;作為行政機構,在東北地區,八旗各級署衙與州縣地方官並存,直至清末。清亡,八旗制度隨之全部瓦解。
17、逃人法:
清廷為嚴禁八旗奴僕逃亡和其他八旗人員逃旗而頒布的法令,天命十一年始頒。其內容有對逃亡者的處罰規定,還有關於懲罰窩主、獎勵檢舉、獎懲有關官吏和辦事人員等的規定。清入關前,為了制止農奴逃亡,就已陸續制定懲處逃人的法令。入關後,為了維護滿洲貴族的利益,清廷進一步制定極其殘酷的逃人法。康熙中期後,隨著旗地中農奴制經營逐漸被封建租佃關系所代替,此前嚴懲逃人和窩主的法令已不適應新情況,於是漸次更訂,放寬懲罰。康熙三十八年,決定裁撤兵部督捕衙門,把督捕事宜歸並刑部辦理,將逃人案件逐漸與其他刑事案件同等看待。雍正、乾隆年間,繼續貫徹了減輕處罰的精神。此後,由於滿族內部的階級分化日益加深,一般旗兵與余丁等逃亡嚴重,使清統治者把八旗兵丁逃旗作為督捕重點。但用逃人法加強對一般旗人控制的企圖並沒有實現。
18、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簡稱「國議」或「議政處」,由滿族貴族組成,漢人不準參與,凡軍國大事,全由議政王大臣決定,權力超出內閣之上,既有民族歧視成分,也帶有滿人軍事民主制的遺風。康熙繼位時年少,由諸大臣輔政,康熙設計誅殺鰲拜等人,限制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但並沒有取消這個機構。雍正時設「軍機處」,由皇帝選派親信的滿漢大臣組成,成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上行走,為首者稱領班、首樞,成為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核心機構,而議政王大臣會議成了空名、虛銜。對皇權構成一定牽制的滿族舊制議政王大臣會議已經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過是榮譽虛銜。乾隆五十六年,在清代政治史上有舉足輕重作用的這一機構被宣布取消。
19、軍機處:
清朝自雍正開始設置的中樞決策機構。為了當時用兵西北的軍事需要,以達到辦事密速的效果,一開始僅是臨時性機構,稱軍機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稱軍機處。初設時僅為軍事方面,後來發展成總攬軍政大權的中樞決策機構,實權遠遠超過內閣。它的設置徹底清除了宰相制度的殘余和影響。軍機處無下屬機構,所以權力雖大,但並不同於宰相。軍機大臣無定員,一般由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充任。軍機處的設立是清代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標志著清代君主集權發展到了頂點。軍機處完全置於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於皇帝的私人秘書處。軍機處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的地位。
20、《尼布楚條約》:
清政府和沙俄政府簽訂的第一個中俄邊界條約。沙俄在雅克薩戰敗後,被迫同意談判解決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中國政府作了讓步,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規定:兩國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和外興安嶺往東至海為界,外興安嶺以北、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以西屬俄國,以南、以東屬中國。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段的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維持了一百多年中俄邊界的穩定。
21、多倫會盟:
清康熙帝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於康熙三十年,在多倫諾爾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當時,准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喀爾喀蒙古三部10萬眾南下投清。康熙帝為安置喀爾喀蒙古,並加強對其管理,
歷史故事
明:誅殺功臣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懲治貪污的官吏,收到一定的效果。朱元璋確立了里甲制,配合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功臣。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對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圖謀不軌。而有的功臣也越過禮法,為非作歹。朱元璋藉此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幾乎將功臣全部誅殺。
廖永忠是最先被殺害的功臣。朱元璋殺其的原因名為超越禮制,實為其當年是朱元璋謀殺小明王韓林兒的執行者(有一說法小明王死於意外,事實如何已不可考)。此[後,朱元璋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對其誅殺,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加上空印、郭桓兩案,開國功臣除了湯和外幾乎全部被殺。
元:武仁授受」與南坡之變
成宗晚年連年患病,皇後卜魯罕掌權。大德十一年初成宗卒,卜魯罕與左丞相阿忽台等人謀立鎮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難答為帝。右丞相哈剌哈孫則秘密遣使北迎出鎮朔漠的懷寧王海山,南迎被卜魯罕排擠出京的愛育黎拔力八達。三月二日,愛育黎拔力八達誘執阿難答,誅阿忽台等,奉御璽北迎海山。海山即帝位,是為元武宗。海山任用親信,政令失當,朝政紊亂。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卒。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於大都,是為元仁宗。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積極採取措施,改革朝政和吏治。皇慶二年(1313)恢復科舉取士制度;延佑初,元廷還派人檢括河南、江西、江浙等地漏隱田土,核實稅入。仁宗對宗戚勛舊過於軟弱,在諸王壓力下不斷讓步。他還背毀傳位給武宗子嗣的誓約,立己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延佑七年, 仁宗卒,碩德八剌繼帝位,即元英宗。英宗剛毅而思有作為,銳意於改革。朝廷召集有治國經驗的退職老臣,優其祿秩;行助役法,以歲入助役;頒行《大元通制》,改變政令不一、罪同罰異的混亂現象;裁罷冗職,節省浮費,減免賦役,以舒農力。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自上都南歸駐蹕南坡(內蒙古正藍旗東北),為御史大夫鐵失所殺。九月,也孫鐵木兒(甘麻剌子)即位,次年改元泰定,史稱泰定帝。
清:太平天國運動
清朝從乾隆末年開始有衰落的現象,政治日漸腐敗。嘉慶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導致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鴉片戰爭失敗後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咸豐帝即位後西方列強開始入侵清朝,迫使清政府與其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包括因亞羅號事件和西林教案造成第二次鴉片戰爭輸掉而簽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根據這些條約,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時中國也自此逐步淪為半殖民地,主權受到嚴重損害。由於人民的負擔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甚至一度對清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挑戰。
❷ 看過《惡作劇之吻》的同學請進一下~~
金說過:湘琴不是個女人,她是個公主。這句話讓直樹驚嘆不已但又並不苟同。
因為在直樹心裡:她就像一顆雜草,韌性很強。
浩謙說過:任何一個有眼睛、有腦袋的男人,都會選擇子瑜。
大家都說:我是個沒腦筋的沖動派。
湘琴的爸爸說:我們家湘琴,什麼都不會,什麼事都做不好,又常常出狀況,不過她是個一根腸子通到底的傻丫頭。
子琪說:果然跟我姐講得一樣,一副笨笨獃獃的樣子。顯然這是姐妹倆的共識。
吧里很多人說:湘琴是一個單細胞生物。
在我看來,湘琴就像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類,而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精靈。
因為她的笨、因為她的真、因為她的善良、因為她的美麗、因為她的執著。
而這些特點最後在不同的人眼裡看到的結果,就得出了上面那些結論。因為她是這個世界的異數,每個人都當他是異類。這一點,與大家稱呼直樹為「江怪物」是有所區別的,但又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無法達到他人的高度而鄙棄別人其實是一種自卑,而因為強於他人而踐踏別人的人其實是一種最惡劣的心態。其實,在我看來,湘琴在某些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失敗的能力被稱之為所謂低IQ,其實是個很可笑的標准。除了這一點,以上所舉的她的特點,有哪一點有人及得上她。或許馬上就會有人跳出來說,至少子瑜就比她美,應該說子瑜很動人,也很誘人,這個詞有時翻譯為性感更為合適。但我不知道,還有誰的人臉上能綻放那樣的笑容,不沾染一絲雜質,宛如清晨的露珠,輕輕地甚入你的心。這樣的美,第一個被阿金發現了,接著是武仁,恐怕在這群男生里,最後發現美的是那個號稱第一天才的江直樹。
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湘琴的思維方式簡單而直接,是當之無愧的單細胞生物。而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類都是高等的不能在高等的生物界的統治者。所以湘琴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以能力來衡量人的世界裡,除了連自尊都被踩到腳下還能得到什麼,恐怕到最多的就是來自以她最愛的那個人為首的所謂站在金字塔最頂端的人群的蔑視與踐踏吧。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暗戀的經驗吧,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湘琴那樣的勇氣,表達心中所愛。
而湘琴那樣的勇敢不被接受也就罷了(個人此處並不怪江直樹同學),看到那群說三道四的學生了嗎?真想沖上去轟幾個巴掌。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暗戀的經驗吧,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湘琴那樣的勇氣,表達心中所愛。
我們可愛的小精靈,勇敢追求自己所愛錯了嗎?換來的只有羞辱。這個與她格格不入的世界呀!
❸ 戰國策譯析by華武仁全文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qiILD8VbWmXPfr9wo6bpA
❹ 廣東的請進(看得懂廣東話的)
正野一健 正嘢一件
夕晴高貴 直情高貴
武淺靜 冇錢剩
川口督史 村口督屎
邊渡友次子 邊度有廁紙
小卷次子 小卷廁紙
谷川富郎 谷穿褲囊
友舞久菜 又冇韭菜
佑友伸紀 又有身幾
明日佑秋水 明日又抽水
原本琴日香 原本琴日香
池早香 遲早香
池佐島野香 遲咗倒夜香
淮山杞子 淮山杞子
真琴二秀 珍禽異獸
野秀瑩景 野獸刑警
櫻名神武 英明神武
森山野仁 深山野人
山上耕田 山上耕田
山下種豎 山下種樹
龍夫武耕田 農夫無耕田
秀田武仁耕 瘦田無人耕
一夜九次郎 一夜九次郎
舞川內依 冇穿內衣
❺ 有哪些不錯的數學,物理書籍推薦
首先是(適合物理系學生的)科普性書籍:
科普:(實在不想吐槽霍金的一系列書)《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趙凱華、《邊緣奇跡:相變和臨界現象》於淥、《QED: A Strange Theory about Light and Matter》Feynman、《大宇之形》丘成桐、《Gauge Fields, Knots and Gravity》Baez
然後是專業教科書:
提一下《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我認為這三本書不適合初學者。(若是讀作消遣的話自然無所謂……)原因是有些簡略、不甚嚴格、沒有習題。不過如果有扎實的普物基礎的話再回頭讀收獲是非常大的。我覺得所有物理學家在學習完普物之後都應該讀一讀 Feynman 的講義。
微積分:《數學分析教程》常庚哲、《數學分析》卓里奇
線性代數:《高等代數簡明教程》藍以中、《Linear Algebra》Hoffman&Kunze
數理方程:(沒什麼特別好的書。但我覺得較好的一種學習方法是:看《數學物理方法教程》潘忠誠,做《數學物理方法習題指導》周治寧&吳崇試/《數學物理方法習題集》武仁)
普物力學:(有一本小書:《趣味剛體力學》劉延柱 挺有意思)、《An Introction To Mechanics》Kleppner&Kolenkow
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劉遼、《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Einstein
普物電磁學:(數學基礎:《Vector Calculus》Matthews)《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Purcell
普物光學:《光學》趙凱華&鍾錫華、《Optics》Hecht
普物熱學:《Heat and Thermodynamics》Zemansky、《Thermodynamics and An Introction To Thermostatistics》Callen
分析力學:《The Variation Principles of Mechanics》Lanczos、《力學》朗道、《Classical Mechanics》Goldstein
電動力學:《Introction to Electrodynamics》Griffiths、《經典場論》朗道
量子力學:《Intro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Griffiths、《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Shankar、《Modern Quantum Mechanics》Sakurai、《高等量子力學》喀興林
統計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林宗涵、《李振道講義: 統計力學》李振道、《Statistical Mechanics: A Set of Lectures》Feynman
固體物理:《固體物理學》胡安、《Solid State Physics》Ashcroft
廣義相對論:《Einstein Gravity in a Nutshell》Zee、《Spacetime and Geometry》Carroll
高能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 in a Nutshell》Zee、《Quantum Field Theory》Srednicki、《An Intro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Peskin
凝聚態場論:《Condensed Matter Field Theory》Altland & Simons、《Field Theorie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Fradkin
數學物理:《The Geometry of Physics: An Introction》Frankel、《Geometry, Topology and Physics》Nakahara
群論:數學向:《Linear Representation of Finite Groups》Serre;物理向:《Lie Groups, Lie Algebras, and Representations》Hall、《Group Theory in Physics: An Introction》Cornwell;更物理向:《Quantum Mechanics: Symmetries》Greiner
❻ 戰國策譯析by華武仁全本txt在線小說免費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qiILD8VbWmXPfr9wo6bpA
❼ 喜歡看惡作劇之吻的進來下~
武仁有戀母情結,而每次子琪都「很兇」但這樣的打打鬧鬧,讓武仁喜歡上子琪,直到子琪來陪他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子琪,只是倔強的說子琪「太凶」用吻來解決不是最直接的方式嗎?子琪打他一巴掌,是每個女生的保持尊嚴的方式吧?但是,子琪是喜歡武仁的……
惡作劇之吻中傻傻的湘琴為了愛而付出的讓人感動,而直樹那種埋藏在心裡的愛也讓人很欣賞的~他是真的很愛湘琴,在湘琴需要的時候保護她,這樣的直樹真的很迷人的。雖然鄭元暢不是這樣的人,但是鄭元暢把這個人物詮釋的真的很好,支持啦~
樓主真的很喜歡惡作劇之吻嗎?我也是,樓主可以去看第二部哦~
❽ 戰國策譯析by華武仁txt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JqiILD8VbWmXPfr9wo6bpA
❾ 惡作劇之吻第二部里有沒有留農和純美的表演啊!還有很多問題看下面!
在第二部中直樹和湘琴結婚後去度蜜月,然後直樹當了醫生,湘琴做了小護士,一天到晚在醫院闖禍,直樹一直為她善後.婚後直樹付出得比較多,當實習醫生是很累的,但回到家還要幫湘琴復習功課,因為她又回去上學了.他們的夫妻關系在醫院是沒人知道的,後來一個實習醫生看上湘琴了,直樹就吃醋啦,對他挑明了湘琴是他的妻子,要他離她遠點...........(我知道的就這么多了)你還可以上土豆網去看惡作劇之吻2的拍攝花絮,很好看
❿ 巭怎麼讀 什麼意思
巭是一個漢字,讀音gū,意思是功夫,勉學,在《功夫熊貓》上映之後,「巭」成為了「有功夫的人」的簡稱。
英語解釋: study
縱橫碼:148五筆86:ALFW五筆98:AEGU倉頡:MSQO鄭碼:BIBO
筆順編號:121531134
四角號碼:14805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DEDGBK:8E7E
筆畫數:9
部首:工
(10)武仁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巭武道聯合會首批單位會員在滬掛牌成立
時間: 2017-07-11 15:31 來源:世登網
隨著武道行業的興盛,上海學習武術的場館也是紛繁眾多,同行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了促進各個武術館校自身軟實力和知名度的提高,為了促進中華武術文化在大眾中的推廣應用,世登文化根據多年來具備的媒體推動力量,牽頭成立了一個功夫武道聯盟組織:巭武道聯合會。
我們希望做到:
以聯合會共同的名義帶動單個武道館校的知名度;
以聯合會共同的名義帶動單個武道館校的關注度;
以聯合會共同的名義帶動單個武道館校的軟實力;
以聯合會共同的名義帶動單個武道館校的信譽度;
以聯合會共同的名義帶動單個武道館校的權威性......
時值季夏,赫赫炎炎,聯合會籌備組的籌備工作也進行的如火如荼,熱火朝天。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近日上海世登文化下屬的巭武道聯合會正式宣告成立了。宋興華等聯合會發起人為首批五家會員單位進行了揭牌儀式。
他們分別是位於寶山區大場鎮滬太路3777號四樓的加華國術館,長寧區萬航渡路1384弄湖絲棧一樓的英武國際武道教育,虹口區曲陽路118弄28號三樓的克卿武術,靜安區天目中路585號的武仁行功夫館,寶山區寶鋼工會下屬的寶鋼武術協會。
巭武道聯合會將以世登文化為前提,以世登文化的數百家媒體聯盟的形式為會員單位進行推廣。每月以巭武道聯合會的名義為大家共同的發布新聞報道,每年開展青少年暑期武術夏令營,定期組織武術相關的交流、比賽等活動。
在此,歡迎各個武館、武術俱樂部、地方或企業武術協會、校園武術協會、其他各種與武術有關的團體組織加入聯合會。另外也歡迎廣大武術愛好者以個人會員加入巭武道聯合會。
巭武道聯合會以功夫為載體,以文化為紐帶,聯通四海八方,旨在搭建一個廣泛的交流平台,成為各個會員單位不斷發展壯大的堅強後盾,並為深入貫徹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武術協會推進全民健身的「武術六進」(進學校、進社區、進鄉鎮、進企業、進機關、進軍營)要求貢獻一份力量,為增強人民體質做出一點成績。(文:朱艷清)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巭
巭武道聯合會首批單位會員在滬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