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免費閱讀 > 灶王爺漫畫免費

灶王爺漫畫免費

發布時間:2022-04-21 01:32:54

Ⅰ 春節與習俗手抄報

臘月二十三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漫畫《祭灶上天》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漫畫《掃捨去塵》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漫畫《推磨做豆腐》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漫畫《殺豬割年肉》游藝活動。[4]

臘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漫畫《宰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

宰雞趕大集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漫畫《貼桃符》

臘月二十八

貼花花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漫畫《上供請祖》

臘月二十九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敷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朱仙鎮木板年畫。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陽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10]

正月初二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11]

Ⅱ 閩南的民俗有哪些 要畫成漫畫啊!!!!!!!!!速度啊!!!!!

我們就從節日、民歌與方言、居住、婚俗與祭祖幾個方面來進一步認識閩南人。
一、節日、民歌與方言
春節,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閩台兩地普遍行開正儀式。家家戶戶貼新春聯,象徵歲序更新,萬象皆春。男女老少,穿著新裝,設齋果、茶酒、歲飯,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早飯,多吃長壽面(線面)或年糕,寓意「長命高壽」、「年年高升」。飯後,少長序拜,拜祠堂及尊長,戚友相過賀,道吉祥語。長輩大都要給晚輩壓歲錢。客至,以果糖、福橘、瓜子、檳榔等,一品既行。與拜年同時進行的還有出行習俗,即身著新裝,到某一寺廟燒香磕頭,祈求菩薩保佑。初一日,普遍忌殺生、吃粥、吃香薯、清糞、哭泣、吃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明代開始,福建有春節上墳的習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華門巨姓大都攜長幼掃祖墳。正月初四,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媽等家神。初五為假開日,鳴炮開市。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為「做大歲」。據說是明代某年過除夕,倭寇突襲,燒殺掠奪。初二日倭寇被趕出後,逃難者才相率歸來。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戶均忙於收殮親人屍體出殯,無心串門拜年。遂相約今後初二日為各家祭祀受難者之日,互不串門拜年,於初四、初五日補行度歲過年。所以,以後莆仙地區每年都在初四晚補過大年,初五日再行大歲之禮。
閩南語系民歌就是指用閩南話演唱的民歌,它在閩台地區流傳甚廣,並隨著地區環境、生活習慣、歷史變遷等方面的差異,形成各種不同的風格特點。閩南民歌按其風格差異,在福建主要分為泉州和漳州兩個地區。在泉州地區,民歌受南曲的影響很大,包含變宮、變的古音階,旋律呈平穩級進和回繞型線狀、中速稍慢的節奏,具有優美雅緻的特點。漳州地區的民歌以調式居多,色彩比較淳樸。當地錦歌和劇也給民歌以深刻的影響,如漳州《做戲歌》與劇《雜碎調》音調上有緊密的聯系,形成羽商、商兩個音區和旋律音調的對比,色彩鮮明。
明清時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灣,帶去了數量相當豐富,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閩南鄉土音樂。隨著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調律,如台北調、台南調、漳化調、恆春調、宜蘭調等。盡管如此,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閩南鄉土氣息,台灣學者統稱其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傳中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如福佬系人進入恆春後,受客家系影響,創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聲無奈》、《牛尾擺》等民歌;進入台北後,創作了《台北調》、《莰仔腳調》、《艋胛哭調》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閩南民歌流傳到台灣後,經過數代加工,形成相當完善的調。台灣的閩南話民歌,在旋律進行上多以級進為主,精巧秀麗,樸素流暢,平易上口,親切感人。閩南語系民歌的歌唱內容涉及面相當廣泛,有童謠、情歌、敘事歌、祭祀歌、勞動歌等。
閩南方言在福建閩南地區形成和發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原的人在不同歷史時代因避戰亂,平叛戰亂或逃荒等原因多次向南方遷徙,進入閩南地區後逐漸形成的。在中原跟當地土著語言的交流和融合過程中,中原漢語是占著絕對優勢的,是融合了土著語言的,雖然也吸收了土著語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後形成的是以漢語為主體的閩南方言。
明末清初,隨著鄭成功帶領閩、客人士入台,閩南話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語言。就國內分布說,閩南方言可分為本土閩南話、台灣閩南話、潮汕閩南話、瓊雷閩南話和浙江閩南話五大塊。由於所處地區其他方言的影響和時間的推移,五大塊的閩南話略有差異,其中閩南本土和台灣最為接近,幾乎沒有差別。全台約有75%的人講閩南話。其次才是客家話、山地話。
二、居住、婚俗與祭祖
閩南的房屋構造一般是中為正廳,屋頂最高,以二、三進的合院為中心,兩側橫向組合對稱,布置條形護厝,分別向兩旁發展。左為大房,右為二房。左右屋背略低。由正廳延伸建造的房屋像圍著一條蜿蜒的龍,故有「圍龍」之稱。這種橫向組合的護厝式民居,最適應於閩南沿海一帶炎熱的氣候條件。泉州城鎮的民居中,還有一種縱向布局狹長條形的小屋,因外型很像一條長形的手巾,故俗稱「手巾 」。廈門則另有一種「騎樓式」的民居,其房屋低小而多門,上用平屋,人可行走。惠安等地盛產花崗石,多有用花崗石建造的完全石結構民居,工藝獨特,造型別有風采,成了閩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閩南民屋的獨特風格尤其體現在屋頂上,正脊兩端如燕屋飛翹,中間低平,呈露宋代曲線屋頂的傳統意味,閩南民居的大門也頗為考究,門必居中,並向遠位進深,形成過堂,產生較大的虛空層次,增添了建築的形體變化。
閩南的婚俗中,整個婚事過程都有拴紅絲線的風俗,這種風俗,因含有「同心同德,白頭偕老」的美好意義,所以紅絲線作為一種吉祥物,貫穿整個婚禮的全過程。
首次使用紅絲線是在提親時,男方在隨帶見面禮中,在包裝的外面,要用一條紅絲線捆起來,也有用紅線條替代。進入女方家時,擺放在大廳的顯著位置,以示吉利好彩頭。當婚事雙方滿意後,接下去是挑選結婚日子,俗稱「擇日」。「擇日」是由男方選一位雙方都尊重信任的親屬當使者,以免女方不出示姑娘的「生辰八字」。寫好「生辰八字」後,要用一張紅紙包起來,裡面放有一條紅絲線,讓男方帶回「配生時、擇日」寓意牽姻緣。
結婚當天,雙方要在互送的眾多禮品上,都繫上小紅絲線和小紅紙。如大到摩托車、冰箱,小到一把小剪刀;從魚、肉、面等新鮮的食品,到裝餅干,糖果、香煙等乾果類副食品的禮盒;以至一切雙方互送的禮物,其中包括互送的大小紅包,都要認認真真,不得含糊。
結婚辦喜事,雙方的房屋廳堂除了要張貼喜聯外,也得貼上小紅條及紅絲線紮成的裝飾品,放在大廳及新房的門眉上,以圖吉利,真是名副其實的一「千里姻緣線牽」。
據民間故事的流傳,自古就有「千里姻緣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線把這兩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究有機會做夫妻。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著,再怎樣也不能在一起。時至今日,像閩南地區保留的這種拴紅絲線的習俗,已不多見了。
每逢農歷三月初三,閩南、台灣民間就有敬祖舊俗,謂之「三月節」,敬祖時,人們上山掃墓之前,要先在宗祠或家中祭拜列祖列宗,到墓地後,要先拜「土地神」,接著,在祖先墓地上壓紙致祭、填土修墳,用丹朱彩上漆 ,以示兒孫輩不忘先人恩澤。台灣同胞把祖家的節俗帶到海峽彼岸,至今還仍在沿襲。

衣:
友人或友人親屬喪事,不能穿紅的、花的或色彩艷麗的衣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縫補。
忌衣服晾乾後未擺好就直接穿著。
忌反穿衣。
養蠶時,稱「仙」不稱「只」。
食:
到漁人之家作客,吃飯時則忌將盤中魚翻過來。
忌祝壽時用筷子夾斷線面。
過年過節蒸糕、發餜時,忌諱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點點,大聲說話或猜測「發」與「不發」。
孕婦忌吃薑、吃蟹、吃兔。
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中。
小孩子在吃飯時或開飯前忌以筷子敲碗。
住:
睡前忌不洗臉。
蓋厝禁忌:「宮前祠堂後」。
鏡子不宜正對著床。
睡床不宜擺放在頂櫃、橫梁或燈飾之下。
行:
出門時有鳥糞不偏不倚落在頭上,那實在是非常倒霉的事。若遭此不幸,必須趕快改運消災:吃一碗豬腳線面。
外出賞月,小孩子忌用手指月亮,以免耳朵晚上被割。
送禮: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傘贈人。
泉州話「巾」和「根」同音,俗話有「送巾現斷根」之說, 喪事完畢後都要送手巾給吊喪者,用意在於讓吊喪者與死者「斷絕」往來。因此如平時贈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喪事或斷交 之意。
扇子則只在夏季扇涼,一到深秋就棄之不用。泉州話「扇」和「見」偕音,俗話有「送扇,無相見」,所以「扇」禁忌作為禮物的。
剪刀,總是讓人想起「一刀兩斷」、「一剪兩斷」,在贈予者與受贈者之間不但有斷交 之意,更是不能作為禮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鍾」、「終」同音,禁忌送鍾。泉州人卻反而沒有此忌。過去人家結婚時,,還往往把別人送的時鍾擺在相當顯眼的地方 。
除外;雨傘也是不宜作為 禮物的。泉州話「傘」、「散」同音。

Ⅲ 我愛我們的節日作文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漫畫《祭灶上天》]
漫畫《祭灶上天》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漫畫《掃捨去塵》]
漫畫《掃捨去塵》
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漫畫《推磨做豆腐》]
漫畫《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活動。[4]

臘月二十六

[漫畫《殺豬割年肉》]
漫畫《殺豬割年肉》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臘月二十七

宰雞趕大集

[漫畫《宰雞趕大集》]
漫畫《宰雞趕大集》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臘月二十八

貼花花

[漫畫《貼桃符》]
漫畫《貼桃符》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臘月二十九

祭祖

[漫畫《上供請祖》]
漫畫《上供請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
朱仙鎮木板年畫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10]

正月初二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 「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11]

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12]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畫像]
路頭神畫像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13]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稱「人勝節」、 「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吃七寶羹
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出遊、登高
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雲:「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14]

正月初八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15]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16]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賀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 「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屬可以永遠絕跡。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17]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18]

Ⅳ 有沒有關於春節的資料

臘月二十三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臘月二十六
漫畫《殺豬割年肉》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臘月二十七
漫畫《宰雞趕大集》
宰雞趕大集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集市」。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臘月二十八
漫畫《貼桃符》
貼花花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臘月二十九
漫畫《上供請祖》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敷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朱仙鎮木板年畫
。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陽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10]
正月初二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11]
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12]?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 路頭神畫像
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13]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吃七寶羹 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出遊、登高 人日節也是仕女出遊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雲:「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14]
正月初八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15]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16]
正月初十
石頭生日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賀老鼠嫁女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面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兒童將糖果、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老鼠可以永遠絕跡。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17]
正月十五
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燈會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18]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還要幾個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蹺、花車等等。
山東的很多地方除夕夜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農村還要放鞭炮、在上房院子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放上貢品,燒香燒紙,人們稱之為「發紙」。當然還有其他的如用席子搭起「天地樓」,祭拜各方天神。在山東農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頭拜年的習俗,一大早天還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給族中年老的長輩磕頭拜年,小孩拜年還要給「壓歲錢」。在吃過早飯之後,家族中所有女子給族中長輩磕頭拜年。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墳上祭祖的習俗,祭祖要帶上豐盛的貢品、紙錢、香鉑,並且還要帶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靈。初三初四則是走親戚的日子。

Ⅳ 史上最出色的生肖國漫《十二生肖闖江湖》,你喜歡嗎

我喜歡,主要是題材新穎,3D動物武俠動漫,並且大量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灶王爺,十二生肖,年獸,太極,古風建築,古風對白等),武俠向,故事走向不拖,也有鬥智斗勇和兒女情長,總體還可以。但是還是細節不夠細,台詞人物設計沒多大問題,但是動作流暢度以及表情單一問題依舊存在,畢竟是早期動漫,已經很不錯了,只是通篇沒有太大的人生思考,故事點到為止而已。主題曲和片尾曲我都下載了,還好聽,能想起的同類型魔幻武俠向也只有2D的虹貓藍兔七俠傳可以媲美了(個人之見)。後面幾部有點吃老本了,也轉為搞怪逗樂了,還是第一部最好看點。

洪景天(羊):江湖游醫,用糊塗的方法醫治病患卻又能陰差陽錯地治好。

鑽天猴(猴):雌雄大盜之一,喜歡喝酒又愛捉弄人。

冷石(雞):天下首富,卻涉世未深,不懂江湖險惡。

路路通(狗):實則為瘋狗俠,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

大肚榮(豬):一個樂天派的飯館廚師,永遠能看到樂觀的一面。

以上觀點僅是個人觀點。

Ⅵ 春節習俗介紹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人人網
新浪微博
開心網
MSN
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276回答時間:2010-2-5 17:42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593250957 | 四級採納率:35%

擅長領域: 電腦/網路 魔獸爭霸 民俗傳統 音樂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差不多了
相關內容
2010-2-13 春節習俗的介紹 26 2008-3-21 春節習俗的英文介紹 23 2008-2-23 我國春節習俗 3種簡單介紹 111 2011-1-27 1) 東莞各鎮區春節習俗介紹。為歷史小報作材料 9 2007-11-11 佛山的春節有什麼習俗和介紹?急 21 更多關於介紹春節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春節 習俗 介紹
等待您來回答1回答說一說,寒假中你發現了哪些辭舊迎新尊老愛幼的春節習俗0回答春節哪些習俗?歷史是什麼?2回答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分別是什麼?1回答春節習俗名稱,不要介紹0回答10參與並描述春節某一習俗的活動過程,然後談一談對這一習俗的看法,最後...0回答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貼近事實 最好是春節習俗的 500字以上1回答20例談春節習俗的地域差異0回答苗族過春節的習俗手抄報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
其他回答 共4條

簡介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1]
[編輯本段]習俗日歷

臘月二十三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漫畫《祭灶上天》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漫畫《掃捨去塵》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漫畫《推磨做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活動。[4]

臘月二十六

漫畫《殺豬割年肉》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臘月二十七

宰雞趕大集
漫畫《宰雞趕大集》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臘月二十八

貼花花
漫畫《貼桃符》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臘月二十九

祭祖
漫畫《上供請祖》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貼畫雞
朱仙鎮木板年畫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10]

正月初二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11]

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12]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
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雲:「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畫像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13]

正月初七

人日
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吃七寶羹
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

Ⅶ 《灶王爺》最新txt全集下載

灶王爺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古傳臘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
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
豆沙甘松粉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
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斗爭君莫聞,
貓犬觸穢君莫嗔。
杓長杓短勿復雲,
乞取利市歸來分。——范成大《祭灶祀》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灶司爺爺(浙江衢州稱),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晉以後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崇拜灶神也就成為諸多拜神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故《禮記 祭法》中「王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中國古代就祭祀灶神。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
天庭之上,凌霄寶殿。一玉面長髯之人端坐於大殿之上,正是居住在玉清宮。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管理宇宙萬物的……
以上

Ⅷ 求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內容)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網路 文庫 幫助 | 設置
網路知道 > 地區
求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內容) 懸賞分:1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 小時 | 提問者:x735958180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還能輸入 9999 字插入圖片刪除圖片插入地圖刪除地圖插入視頻視頻地圖回答即可得2分經驗值,回答被採納可同步增加經驗值和財富值
參考資料:匿名回答提交回答
回答 共1條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Ⅸ 關於南方人的春節 南方人請進

春節習俗的網路,自己來看
http://ke..com/view/614410.htm?fr=ala0_1_1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 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臘月二十三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漫畫《祭灶上天》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漫畫《掃捨去塵》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漫畫《推磨做豆腐》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漫畫《殺豬割年肉》游藝活動。[4]

臘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漫畫《宰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

宰雞趕大集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漫畫《貼桃符》

臘月二十八

貼花花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漫畫《上供請祖》

臘月二十九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Ⅹ 春節手抄報資料(來歷,習俗,故事)50字左右。急~~~~~

月二十三

朱仙鎮木板年畫《聚寶盆灶》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過後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漫畫《祭灶上天》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祭灶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糖(或蜜)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曰為:上天言好事。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裡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後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2]

臘月二十四

掃塵
漫畫《掃捨去塵》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本「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3]
漫畫《推磨做豆腐》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漫畫《殺豬割年肉》游藝活動。[4]

臘月二十六

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當然是殺自家養的豬;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5]
漫畫《宰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

宰雞趕大集
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采購。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6]
漫畫《貼桃符》

臘月二十八

貼花花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7]
漫畫《上供請祖》

臘月二十九

祭祖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我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8]

臘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敷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9]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奶奶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正月初一

開門炮仗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忱。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占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朱仙鎮木板年畫。
貼畫雞
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來驅鬼怪邪氣。晉朝人著的《玄中記》里講到了前面說到的度朔山上的這只天雞,說是當太陽是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實就是象徵著天雞。然而古代神話中還有雞是重明鳥變形的說法。據說堯帝時,過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大家都歡迎重明鳥的到來,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來。因重明鳥樣類似雞,以後就逐步改為畫雞或者剪窗花貼在門窗上,也即成為後世剪紙藝術的源頭。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斗,是武德;敵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剪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10]

正月初二

祭財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閱讀全文

與灶王爺漫畫免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上怎麼下載班智達的軟體 瀏覽:916
無痕跡消除圖片軟體 瀏覽:506
免費小票軟體 瀏覽:725
華為在哪裡設置軟體停止運行 瀏覽:705
用電腦鍵盤調節聲音大小 瀏覽:1055
自動刷軟體賺錢 瀏覽:1051
古裝連續劇免費版 瀏覽:1214
工免費漫畫 瀏覽:802
手機軟體專門儲存文件 瀏覽:1303
uos如何用命令安裝軟體 瀏覽:1081
有線耳機插電腦麥克風 瀏覽:454
侏羅紀世界3在線觀看完整免費 瀏覽:792
單個軟體怎麼設置名稱 瀏覽:524
鳳凰網電腦版下載視頻怎麼下載視頻怎麼下載 瀏覽:1177
明白之後如何免費獲得無人機 瀏覽:617
如何解禁軟體菜單 瀏覽:614
副路由器連接電腦視頻 瀏覽:1145
內置wifi電視如何裝軟體 瀏覽:855
手機換零免費雪碧 瀏覽:1354
國行蘋果如何下載美版軟體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