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全文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席间,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吓得韬光养晦的刘备把筷子都掉落在地上。 曹操问何以掉落筷子,刘备答曰刚才天上打了个响雷而吓了一跳。刘备说完,躬身拾筷时忽然放了个响屁,十分尴尬。
正窘迫时,只听身 后赵云坦然说道:“诸位莫要见怪,天上打雷,屁从云中来!”
赵云话音刚落,一旁的关羽跨前一步说:“诸位莫见怪,屁从羽(雨)中来!”
关羽刚刚说罢,张飞又接着朗声囔道:“方才一响屁,屁是飞来的!”
大家一阵哈哈大笑。
唯独曹操没有笑,他对此事深有感触。送走刘备等人后,曹操对部下说道:“刘备的属下,一见主公有个闪失,都争先恐后地抢着承担和弥补,真可谓忠心耿耿。此事要是轮到你们,能够办到吗?”
众人都忿忿不平,深感委屈,只听典韦大叫曰:“不就是个屁事,还不是小菜一碟?”许褚也道:“这有何难?那里比得上我赤膊上阵?”
过了几天,曹操又请刘备喝酒。席间,曹操想故意放个屁,看看部下的反应如何,可是怎麽也放不出来。憋了半天,好不容易憋出个小屁。
曹操的部下早已等候多时,听到轻微的“咕”一声,许褚连忙抢先道: “屁是褚(猪)放的!”
曹操一听,气得瞪出了眼珠,其他人还以为曹操嫌自己反应缓慢,就抢着往自己身上揽。典韦说:“屁是典(颠)出来的!”
“不对!”徐晃听了大声反驳,“屁是晃出来的!”
曹操早已听得面红耳赤,正要发怒,只听谋士郭图尖声叫道:“都不对,都不对,屁是图(吐)出来的!”
大家哄堂大笑。
⑵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急需。。。。。快快快。。。。
青梅煮酒论英雄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恐曹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闻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闻之大惊失箸。时雷雨大作,刘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⑶ “青梅煮酒论英雄”这句话最早出自哪一本书
上一集我们说到,放走刘备,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因为曹操已经一眼看出刘备是当时真正的英雄。曹操甚至说了这样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是载入史册的。《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未出时,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这是原文。而在“先主方食,失匕箸”后面,
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补充说:“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三国演义》当中那个着名的故事“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根据这个记载改编的。
⑷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里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电视《三国演义》这一集也煞是好看,青梅煮酒,天外龙挂,气象森森。可是,不管小说也好,电视也好,过去几年的“三国热”中,评点三国的人,大都舍却此篇,不知何故。
转自搜狐
成林先生的《三国乱弹》对此提出了疑问,并试图进行阐释。他认为这里不是纯粹的文学虚构,而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曹操不是三岁小孩,既非弱智,又非低能,怎么这样容易让刘备蒙混过关?从历史上的背景看,曹操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节节胜利,破袁术、败张秀、杀吕布,已有纵横四海,一统天下之势,正志得意满。而刘备新败于吕布,无处投奔,这时暂时栖身于曹操处,“操厚遇之,以为豫州牧”。曹操对刘备其人是了解的,也不是没有戒心,备好青梅及煮酒请他来小酌,也是想借机考察一下他的志向。刘备的对策就是虚与委蛇,一味装糊涂,给曹操一个胸无大志,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平庸之辈的印象。这正好迎合了曹操此时的骄矜情绪,觉得刘备的生死就掌握在他手中,杀死他如同踩死一只蚂蚁一样不费吹灰之力。才智过人的曹操,这一回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后悔莫及。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刘邦当年在鸿门宴上脱身,也就是因为项羽看不出刘邦会有夺他基业的雄心。
转自搜狐
由此可知,《三国乱弹》实非乱弹,评点书中人物有根有据,如拿《世说新语》、《魏书》和《杂记》三书所记,结合曹操其人、其时、其事的分析,来论证人们一般认为的曹操杀吕伯奢纯属虚构这一看法的不足,分析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乱弹”之“乱”贵在发出一家之言,给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一次震动。中国向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关公大意失荆州”,“乱弹”指出这未必尽然,关羽毕竟只是一方守将,在孤军作战的情形下,成都方面竟无一点动作,刘备、诸葛亮也难辞其咎。
⑸ 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请玄德喝酒的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
表面:增进友谊
深层:为了看看刘备有没有野心和实力,会不会影响到自己以后的事业(刘备实力变大,威胁到自己),如果会,曹操可能会将刘备杀之已决后患,结果被刘备察觉,让刘备逃了(具体过程自己看)。从中可看到曹操的雄心壮志,深谋远虑(老谋深算)的乱世枭雄性格。
⑹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意思
青梅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刘备和曹操的一场酒局,但宴无好宴,会无好会,这其实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曹操问刘备如今群雄割据,但谁才算得上真英雄;而刘备为了装傻提了无数个名字终究是没有曹操。后者无法,只能把话接过,自己回答:“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意思是:天下英雄惟你我二人而已。而这时,已偷偷答应皇帝要反抗曹操的刘备简直吓傻了,筷子掉落在地,但与此同时正好打下一道雷,刘备就正好顺着自己惧怕雷声的借口,掩饰掉内心的惊惶和曹操的疑虑。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⑺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作者作品
章回小说,是我国元明之间形成的以分回标目为主要特点的长篇小说形式。章回小说导源于宋元民间说话。当时说话艺人在讲故事时,一次不能说完,往往要分几次讲述,每讲一次,就相当于后来的一回。而在每一次讲说之前,要标出题目,概括这一次讲说的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的起源。在现存的话本中间,最早以章回形式出现的,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共分十七章,每章都有不很整齐的小标题,如“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回目开始时只用单句,后来才发展为两个对偶的句子,如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分二百四十则,标目都为单句,清毛宗岗评刻的《三国演义》,合为一百二十回,改用两句对偶整齐的标目。
章回小说仍保持着说话人向听众讲说故事的口吻,经常出现“话说”、“看官”等字眼。它每个回目的篇幅大致相等,故事连接,开头与结尾有“话说”与“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字句,首尾及中间,常常穿插一些诗词与韵文。但它的回目的划分,与长篇小说的划分章节有所不同,每回的结尾,往往是故事的紧张之处。有时是故作惊人之笔,造成悬念;有时是节外生枝,波澜又起。这就和说话艺人招徕下一回有更多听众一样,紧紧地吸引读者急于去阅读下一回文字。
章回小说盛行于明清两代。现代的长篇小说,也有采用“章回体”形式的。
另外,当时刘备掉的也有说是酒杯,而不是筷子(箸)。
⑻ 简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玄德(就是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有甚紧事?”许褚说:“不知。只教我来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
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才不渴。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经设还好杯盘:盘里放着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骤雨将至。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的世英雄。请说说看。”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拉。”
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
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
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的掩饰了过去。曹操才不怀疑玄德。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8)青梅煮酒论漫画免费扩展阅读: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
《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人物介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刘备
曹操是老大,刘备也是老大,但此时的刘备,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曹营混口饭吃。为了打消曹操的疑虑,刘备在许昌特意种了点菜,天天在那里盘弄着菜地。
其实菜地没什么好弄的,如果曹操真顾虑刘备,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刘备杀掉,也不会向东汉的献帝推荐刘备了。只是曹操实在爱才,非常渴望刘备能够为自己出力,一方面派人监视刘备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不给刘备真正的任务做,憋着刘备,希望时间久后,刘备能够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出力。
为了增强与刘备的感情,曹操采取怀柔政策,请刘备喝了这场英雄酒,并直截了当地指出刘备是英雄。曹操的渴求之心已经摊上桌面。这个时候如果刘备还继续种菜的话,曹操也不会说什么,你去演你的戏吧,只要你不跟我做对,什么都好说。这点曹操比谁都清楚。
寄人篱下肯定不舒服,实在佩服刘备的演技,在曹操手下种菜也是门艺术,种几年菜能够丝毫不松懈,本身就够得上天才。在对手那儿谋活,稍微不小心,漏出点破绽,露出想跟曹操作对的念头,曹操还是要杀人的,这方面一点疑问都没有。
刘备也知道自己的这点演技,曹操是明白的,演了这几年戏,曹操没吭声。但现在曹操把话放出来,说刘备是英雄,那味道可有点不对了,演员生涯就此打住,于是有了刘备出走徐州的后事发生。
⑼ “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出自哪里呢
这是三国中的一段:
刘备被曹操所控制,只好在后院种菜,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派人来请刘备,去喝酒。刘备不敢不从。
二人走到一个亭子里,坐,饮酒畅谈。(亭子在花园里,四周种着青梅)
席间,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很多人的名字,包括当时雄霸四州的袁绍,以及孙策,袁术等人。
曹操只是摇头。
最后,刘备只得问曹操认为谁是英雄。
曹操说了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其中的是使君指的是刘备。
青梅煮酒论英雄 并不是用青梅煮酒
青梅是一件事 煮酒是一件事 论英雄又是一件事